从 20 世纪 50 年代彩色投影机诞生至今,多媒体会议室投影技术几经更迭,从最早的 CRT 技术,到 LCD 与 DLP 技术在 80-90 年代相继问世,以及 LCoS 技术入局,投影技术日趋成熟。经过几十年发展,目前在市场中,DLP 与 LCD 占据主流地位。不过,即使很多业内人士,也不了解它们的核心原理和各自特点。本篇文章我们就来探讨一下。
多媒体会议室投影LCD 与 DLP 是两种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显示成像技术,多数人可能在并不了解技术区别之前就会问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——“哪种更好?”。 答案很简单——从技术角度来看,两者都不比另外一种更好。它们都拥有超越另外一种的优势,也都有自身的局限性。同时,多年来 LCD 与 DLP 技术都在不断发展进化,相比之前有很大提升。 下面,我们就来简要了解下它们的核心特点和工作原理: 多媒体会议室投影LCD技术 LCD 投影机含有三片独立的 LCD 玻璃面板,分别为视频信号的红、绿、蓝三个分量。每个 LCD 面板都含有数以万计的液态晶体,可被配置为打开、闭合或部分闭合的不同位置来允许光线透过。每个单独的液态晶体本质上都像一个快门或者百叶窗那样运作,代表一个单独的像素。当红绿蓝三色透过不同的 LCD 面板时,液态晶体基于该时刻该像素的每种颜色需各要多少,即时地开启和闭合。这个行为对光线进行了调制,从而产生出了投射到屏幕上的图像。
我们常见的投影机,尤其是工程投影机一般会采用 3LCD 标记,这是投影机厂商用 3LCD 作为市场推广的形象,数字3代表三片 LCD 面板。不过现在市场上还有采用一片 LCD 面板的机型,也叫做 LCD 容易混淆。采用一片 LCD 面板的机型一般亮度比较低,适用于入门级的家用娱乐场景。 多媒体会议室投影DLP技术 DLP 是由美国 Texas Instruments 研发的技术。DLP 芯片是一个由数以万计的微镜片所组成的反射表面。每个微镜片代表一个单独的像素。在一台 DLP 投影机中,来自光源的光线被定向到 DLP 芯片的表面,镜片来回改变斜率,要么将光线反射到镜头路径上来开启该像素,要么使光线离开镜头路径来关闭该像素。
为了定义色彩,需要使用一个包含红色、绿色和蓝色滤镜的色轮。色轮在灯泡和 DLP 芯片之间的光路上旋转,使投射到芯片上的光线的色彩在红、绿、蓝之间不停地改变。微镜片基于在给定的时刻每个像素的三种颜色各需要多少,将光线实时地反射出或者进入镜头路径,从而产生出了投射到屏幕上的图像。 在面向高端专业级应用的 DLP 投影机中,采用了三个单独的 DLP 芯片,每个芯片分别对应红色、绿色和蓝色通道,这就是三片式 DLP 技术,可以实现更纯正和准确色彩,当然成本和体积也大幅提高。
了解 LCD 与 DLP 技术原理之后,我们还需要明确应用领域,才能进一步探讨它们技术方面的优势与劣势。本篇文章,我们主要关注在专业级的系统工程领域,也就面向展览展示、舞台演出的投影机。那么,这些领域中,用户对投影机有怎样的需求?
用户对多媒体会议室投影机有怎样的需求? - 工程项目一般需要大尺寸画面,要求投影机不仅有高亮度,还要具有高分辨率确保画面精致,以及在多台拼接融合时尽量有更好地多画面一致性。 - 工程项目的安装环境不可控,因此需要投影机稳定运行能力强。 - 工程项目一般要长时间连续工作,因此青睐画质持久,运行稳定的投影机。 从以上几个工程投影的需求来看,DLP 对比 LCD 有着一定优势。
显示效果层面: DLP 技术所采用的微镜相比 LCD 而言像素间隙更小,排列更紧密,因此 DLP 技术的像素填充数更高,生成的画质更流畅,达到的原始分辨率也更高。而且还杜绝了 LCD 技术的纱门效应(Screen Door Effect),也就是近距离观看能看到像素周围存在细线或边界的问题。 防尘密闭层面: DLP 技术采用密封 DMD 芯片,冷却过程在每个成像器的背面完成,不会对光路造成阻碍。这意味着 DLP 技术不受冷却空气和灰尘颗粒的影响。而 LCD 技术对灰尘积聚较为敏感,需要定期更换或清洁空气过滤器。 画质持久层面: 由于 LCD 面板对光线极为敏感,长时间使用后,亮度和色色彩均匀性都会降低,影像投影质量。而 DLP 采用微机械结构,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获褪色,因此能够长期维持图像均匀性、色彩准确性和光输出。
巴可是引领投影技术发展的创新者,在可视化领域一直保持行业领先。目前,巴可的工程投影机涵盖 DLP 与 LCD 技术,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优势,为不同用户提供更完备的服务。 在产品线方面,巴可侧重于 DLP 阵容,在 DLP 核心技术优势的基础上,巴可通过自研技术与独家设计,推出达到更高亮度、更小型化的先进机型,为个性化、定制化的场景提供产品支持。
|